隧道安全监测系统怎么布点?
隧道安全监测的布点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强的工作,涉及隧道结构特点、地质条件、运营阶段、风险源类型等因素。其目标是实现对隧道结构安全、运行状态、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实时感知与预警。那么,WITBEE®万宾科技®隧道安全监测系统的各个传感器应该如何实现更准确的布局呢?
一、布点原则
1.优先在地质复杂段、结构薄弱段、施工变形敏感区等设置监测点;
2.在隧道拱顶、拱腰、边墙、仰拱等结构受力集中处布点,确保结构响应实时掌控;
3.包括结构变形、围岩位移、收敛变形、支护应力、水位渗压、地表沉降等要素的全覆盖;
4.对邻近建筑物、高速公路、地铁交叉口等周边城市生命线设施布设高频、密集监测点,提升风险应对效率。
二、各个传感器在哪“安家”更合适
1.智能加速度监测仪
智能加速度监测仪主要用于实时获取隧道结构的动态响应数据,包含微震动、微变形、沉降趋势、结构裂缝发展等,是评估结构健康状态的核心传感设备。其安装位置应优先选择隧道拱顶中央,这是结构受力的汇集区。此外,对于隧道两端拱顶也应布设同类仪器,特别是在进入段、出口段,由于地应力变化剧烈且衔接地面结构,易产生结构应力集中、变形累积等问题,因此布点可增强数据采集的代表性。
2.倾角振动监测仪
倾角振动监测仪用于监测隧道结构构件的角度变化和细微位移,适用于监测其在应力作用下的形变、裂缝扩展趋势等情况。其布设应优先选择隧道中的关键受力部位,如拱脚、拱腰、边墙及初支结构连接点等。这些位置既是结构力学稳定性的关键点,也是变形预兆最敏感的区域。尤其在围岩类别不良、支护复杂或存在地质不均匀影响的情况下,能够早期察觉支护系统屈曲、倾斜、失稳等现象,是防止塌方、掉块等突发风险的重要防线。
3.地埋式积水监测仪
积水问题是隧道安全运营的一大隐患,可能引发路面打滑、电气短路、结构浸蚀等问题。地埋式积水监测仪的安装点应优先设在隧道的最低标高处。同时,在隧道排水沟汇集口、易渗水段、沉降突变段也应布设,以实现雨水、渗水或意外漏水的快速感知,确保一旦出现积水超限情况便可以通知运维单位。
隧道安全监测系统基于各个传感器的齐心合力,服务于隧道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识别,是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运维的一大基础保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