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井盖成为 "马路飞饼",如何筑牢城市道路安全
3 月 27 日,沈阳怒江北街上演惊魂一幕:前车碾压井盖后,铸铁井盖如 "铁饼" 般弹起,旋转着砸向后车挡风玻璃,整块玻璃瞬间碎裂。车载记录仪显示,肇事井盖在正常车辆碾压下突然弹起,与路面形成 45 度角腾空,最终嵌入前车后备箱与后车玻璃之间的空隙。这场看似偶然的事故,揭开了城市井盖的深层隐患。
一、政策先行:智慧化改造势在必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强化窨井盖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推动窨井盖安全管理模式革新;
国家标准《智能井盖》(GB/T 41401 - 2022)由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要求建立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实现信息动态更新机制。
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物联网不断发展促进了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WITBEE®万宾科技®智能井盖传感器EN100-C为窨井盖安全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二、科技赋能,让城市更安全
智能井盖传感器引入国际前沿的 MEMS 芯片技术。MEMS 芯片在极小的体积内集成了传感、处理等多种功能模块,灵敏度极高且让传感器实时监测井盖倾斜、位移、水浸、可燃气体泄漏等更精准、迅速。同时搭配研发团队精心打磨的 7 种复杂环境振动过滤算法,能排除车辆行驶、风吹等外在因素产生的干扰信号,最终实现 ≤0.3° 的超精准姿态监测。井盖稍有异常则预警机制立即启动,毫秒之间的响应速度使其快速捕捉安全隐患。
智能井盖传感器配备的先进算法优化信号识别,将误报率降低 90% 以上,极大提升数据的可靠性。而且在防护上也达到 IP68 防护标准。通过特殊的密封工艺能阻挡灰尘进入,同时外壳采用耐腐蚀材料,即便接触井下各类腐蚀性物质也能保持性能稳定,甚至还可以在 -20℃的严寒与 80℃的酷暑间稳定运行,因此在井下高湿、污水浸泡等恶劣场景中正常工作完全不是问题。
智能井盖传感器实现了井盖全场景风险监测和预警,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管理提供强大助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