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桥梁轻量化监测:创新科技赋能桥梁安全
当前我国桥梁老龄化问题正愈发严峻。相关数据显示:预测到 2035 年服役年限超过 30 年的桥梁占比将飙升至 60%
以上。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这些桥梁材料老化现象极为明显,甚至诸多桥梁处于带病工作状态,如部分桥梁的结构裂缝因各种原因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加强桥梁运行安全保障措施已刻不容缓。
一、桥梁轻量化监测趋势
轻量化监测作为一种先进的健康监测技术,以“精指标、低成本、快安装、便维护、重报警”为核心准则,目标在于达成对桥梁健康状况的高效精准监测。相较于传统的健康监测手段,轻量化监测摒弃了繁杂冗余的架构,做到了性能更“优”、成本更“低”。
2024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公路桥梁隧道结构监测系统工作实施方案》(2024—2030年),要求同步开展常规跨径桥梁轻量化监测系统试点。2024年6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在役公路桥梁隧道结构监测系统2024—2025年建设清单》,选取全国2651座桥梁作为轻量化结构监测系统建设试点。
WITBEE®万宾科技®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在桥梁安装多种传感器,实时采集桥梁的应变、位移、振动、温度等参数,这些参数能够反映桥梁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且符合轻量化监测 “精指标” 的要求,还可以为城市生命线的监管提供更充分的数据支持。
二、赋能桥梁智慧养护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使得桥梁具备"自感知、自诊断、自预警"的智慧能力,催生了"数据驱动养护"的新型管理模式。它通过在桥墩、桥台、主梁、拉索等位置安装的传感器实时感知桥梁结构的应变、加速度、位移、温度等。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自行进行筛查并清除误报可能,紧接着通过5G/4G通信网络传输到运维中心。桥梁结构的状态信息或者异常情况就能够及时、准确地被运维人员获取,从而轻松的实现了对桥梁结构状态的实时感知和预警。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所提供的大量准确、实时的桥梁结构状态数据,让运维人员能够更客观、准确地掌握桥梁的实际状况,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优化的养护计划,避免了以往养护工作的盲目性和过度养护现象,还可以将养护资源集中投入到这些重点部位,确保桥梁养护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以数据为依托,构建起保障桥梁安全与稳定运行的坚固防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