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常见的病害有哪些?如何实现病害实时预警
日常人们最关心隧道的建设质量是否可靠,比如隧道的衬砌是否坚固、能否承受地层压力。尤其一些老旧隧道可能因为使用年限较长出现衬砌裂缝等问题。隧道作为跨越山脉、河流、海峡等复杂地形的重要媒介,缩短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但同时也强调着其安全监测的复杂程度和紧急性。
一、隧道常见的病害
1.裂缝:通常由地基沉降、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等因素引起。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隧道的美观,还可能导致水渗漏和结构安全隐患。
2.渗水:主要原因包括地下水位高、隧道防水层失效、施工质量不达标等。渗水会导致隧道内部环境恶化,可能对隧道稳定、洞内设施、行车安全、地面建筑和隧道周围水环境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3.变形:隧道的变形通常由地质条件变化、施工不当、荷载超限等因素引起。变形会影响隧道的几何形状而影响交通安全。
4.沉降:隧道沉降是指隧道结构整体或局部向下移动,主要原因包括地基不均匀沉降、施工引起的扰动等。
5.积水:隧道内的积水问题通常由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渗水未及时处理等引起。积水影响通行且可能导致设备损坏。
面对上述极为常见的隧道运营期间可能面临的病害,工程师和管理部门夜以继日地奔赴一线进行实地的勘察和诊断。但是人工巡检的程度多半受制于时间、天气、环境的影响,而隧道安全监测系统可以“无视”这些外部因素,实现对隧道全体结构、隧道环境、隧道路面积水等多方面的实时监测、数据实时传输以及病害的及时预警。
二、隧道安全监测系统的“手段”
1.传感器监测
(1)智能结构诊断器集成多维感知等多种功能,可监测位移、沉降、倾斜、振幅等 12 项指标,能快速安装且具有强大的边缘计算能力。
(2)地埋式积水监测仪运用 AIDMP 复杂环境抗干扰毫米波雷达水位监测技术,有毫米级水位精度且实现 5 分钟监测频率,具备 5 年以上电池续航和百万级数据存储能力。
(3)智能加速度监测仪可对隧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位移、振动等加速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迅速捕捉微小振动或异常反应。
2.数据传输与通信
WITBEE®万宾科技®隧道安全监测系统利用 5G/4G 通信技术,让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能够以毫秒级的速度实时传输,保证管理人员能及时获取隧道的实时状况。
3.数据分析与处理
隧道安全监测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科学存储、深入分析和有效挖掘。并且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智能分析和预警隧道运行状态。
4.预警与联动
当隧道安全监测系统利用智能算法对多源数据进行剖析并且捕捉到安全风险时,系统会立即启动实时预警机制,将预警信息迅速传达给相关人员。而且监测数据和预警信号支持多个相关部门同时访问和共享,隧道管理、交通管理、消防、救援等多个部门能协同作战共同应对城市生命线出现的危机。
隧道安全监测系统将监测到的抽象物理现象转化为直观、精确的数字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管理人员,让隧道运维从模糊走向精准、从被动应对迈向主动预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