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古建筑穿上“智能马甲”,如何对文物古建进行常态化健康监测?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近日采取了一项重要举措,为区内的五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安装了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对这些历史建筑的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的结构安全监测,为每一座建筑“把脉、问诊、开方”,让它们穿上“智能马甲”。
文物古建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遗产。这些古老的建筑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演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历史建筑的墙体、屋架以及其他关键构件在经历了超长期的服役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城市生命线的稳定。这些问题包括开裂、风化、腐朽,甚至有些构件会出现断裂现象。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建筑的美观,更重要的是严重威胁到建筑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而应用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保护和修复这些历史建筑,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
一、提升常态化动态监测能力
WITBEE®万宾科技®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具备诸多优势,其中包括稳定性高、数据精准以及24小时在线监测的特点。无论是在台风暴雨的恶劣天气,还是在寒冬酷暑的极端环境下,系统所配备的传感器都能够严格按照预设的频率,自动地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工作。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建筑结构的微小变化,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通过监测系统的智能判定机制,它能够自动识别出数据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这种自动化的监测方式不仅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减少了人工巡检的频率和强度,还显著提高了巡检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而且系统还能够扩大巡检的覆盖范围,确保每一个角落和细节都不被遗漏,从而全面提升建筑结构的常态化动态监测能力。
二、人防+技防+云监管
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依托传感器实时采集房屋结构整体倾斜、不均匀沉降及周边施工振动影响等重要数据,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动监测。在监测过程之中可对异常振动等情况进行自动辨识,如在房屋周边异常振动达到一定值时,系统会连续采集数据以进一步确定风险情况,形成房屋安全监测及隐患识别的流程。
远程监测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预警,系统也会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达给相关人员,通过精细的数据处理和风险评估,确保房屋安全处置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同时,为防范不均匀沉降、位移、自然灾害等对历史建筑产生危害,工作人员也可以结合定期人工巡查的监测数据,通过与云端的数据库进行整合和分析,制定出更加全面和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融合了人防措施、技术防护手段以及云计算监管技术的协作模式,为管养中心带来了数据采集的多角度、立体化的全面覆盖。这种工作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建筑维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智能化水平。在这种模式下工作人员能够对建筑物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详细记录,为古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