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监测系统:“面子”要光鲜,“里子”更要安全
如果把城市的“面子”工程比作人的外在形象,那么城市的“里子”工程便是人的骨骼、血管与器官。外在形象可以带来第一印象,但决定其长久与生命力的,是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基础设施稳定性。城市的“面子”更多的指向道路宽不宽敞、建筑漂不漂亮,这些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和察觉。然而表面看起来的身体正常并不能等同于真正的健康一样,城市的面子与里子之间,也可能存在巨大的落差。

综合管廊作为城市的“里子”工程,常年处于地下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构成了城市运行的根基。它犹如城市的“骨架”、“血管”、“神经网”,承载着水、气等生命线的输送,是保证城市运转的重要部分。但它真的安全吗?
一、城市的地下“大动脉”
所谓综合管廊,就是城市的地下“大动脉”。它把原本分散于地下的排水、给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统一收纳到一个“集体宿舍”中进行管理。这看似简单的“合并”,却实现了城市治理的深度升级。不同部门各自为政、重复铺设的困境得到改善,当某一管线出现问题后不再是反复开挖,反而更便于巡检、维修和养护。这也是它成为城市中更有价值的“里子”的原因。
但如此庞大且复杂的地下城市生命线也会有“受伤”的时候,并非“刀枪不入”。正如一个人的血管会堵塞、器官会发炎一样,这条深埋地下的生命线同样会因为自然灾害、管理不到位、外力破坏而“受伤”。这种病痛早期可能毫不起眼,却逐渐侵蚀着城市的健康躯体。初期可能只是廊体微小变形、管线轻微泄漏,但若未能及时发现和修复,就可能引发坍塌、爆管等严重事故,从而导致大面积停水、停电、停气。

二、如何保护好城市地下生命线
既然综合管廊如同城市的骨骼、血管与器官,它自然需要像人体一样接受“体检”。而这些“体检”的执行者,便是城市管理部门的专业运维人员。他们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进入综合管廊内部,对每一个舱室进行逐段巡查,就像医生为身体做常规检查一样,让这条看不见的地下生命线处于“被守护”的状态。
而在非工作时间,WITBEE®万宾科技®综合管廊监测系统成为了地下生命线最可靠的守护者。当人工巡检结束的时候,系统并没有休息。遍布廊道的传感器24小时采集温度、湿度、水位、沉降、渗漏、位移、气体浓度等数据,时刻监测管廊内部的健康状况。无论是供热管道温度突然升高、供水管道突然漏损,还是某段廊体出现微小位移,它都能在第一时间将预警信号发出,自动推送到值班平台和管理人员设备上,实现更全面的守护,保护好城市的地下生命线。
白天有人工巡查、夜间有系统监测,正是在这样的智慧守护下,综合管廊的每一秒运行都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相关阅读:
怎样监测河流的水位变化?雷达水位监测仪如何提升时效性与精准性
工信部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B1.B2-2021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