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水体黑臭的原因有哪些?智能水质监测仪能起到怎么作用?
河湖黑臭并非只是感官上的污染现象,也并非“一日之寒”,其本质是水体生态系统失衡导致的恶性循环。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量虽已大幅减少,但返黑返臭现象仍时有发生。万宾科技研发的智能水质监测仪,通过实时监测与预警服务,正为从根源上实现主动预防和及时处置提供帮助。

一、水体黑臭的成因
水体黑臭的形成过程涉及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人为干扰是主导诱因。从来源来看,污染物输入主要包括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两类。点源污染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为主,面源污染则源于农业生产与城市地表径流。
判断一个水体是否黑臭,则依据两个标准:
1.水体颜色呈深黑、灰黑,气味刺鼻或腐败;
2.水中溶解氧(DO)低于2mg/L,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₃-N)升高,总磷(TP)、总氮(TN)超标等。
WITBEE®万宾科技®智能水质监测仪EN400-WQ在判断水体健康程度时,其采用多参数一体化设计,覆盖BOD、COD、氯离子、溶解氧、电导率、氨氨、水中油、酸碱度、悬浮物、浊度、余氯等十余种监测指标,可以更加及时预警水质突变状况。

二、实时预警,实现精准溯源
智能水质监测仪的应用使河湖水体的监测实现了全天候、全时段覆盖。它能够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不受昼夜、季节或天气条件限制,对水质参数进行连续观测,并将信息自动上传至云端监控平台。此外,当其识别到数据异常时,便会自动触发预警机制,并将水质动态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到管理终端,使管理者能在污染扩散前便开展截污行动,从而有效遏制黑臭的蔓延。
在预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智能水质监测仪的反向溯源功能也同步启动。它布设于不同的河段、支流及入水口位置,通过多点联动形成数据网络。当某一监测点率先出现异常时,可以根据其所在位置推断污染源的大致范围,帮助管理者清晰看到污染扩散的区域。这种溯源方式不仅提升了调查效率,还使执法与修复更具针对性,让黑臭治理能够从“发现问题”及时转入“解决问题”的阶段。
智能水质监测仪的部署,不止帮助工作人员及时从源头控制污染物输入、修复水生生态系统,更有助于实现河湖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相关阅读:
工信部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B1.B2-20211091